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
2021-10-11 17:15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

人工智能朗读: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王冰医生发现,上学焦虑、抑郁、亲子关系紧张等成为门诊看诊时的高频词,大部分孩子出现心理障碍与各方面因素有关。王冰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早发现、识别和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

抑郁成少儿精神科门诊高频词

“我觉得很绝望,开学了又有新压力,还要与同学的相处。”坐在王冰医生的诊室,可可(化名)一脸沮丧地倾诉着,她的语速很慢、语音低沉,话语简短,极少抬头与医生对视。

今年17岁的可可准备上高三,在父母和老师的眼中,她一直是个乖乖女。暑假期间,父母和妹妹觉得可可变了,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脾气变得暴躁,还出现了自伤行为。“面对我们的关心,孩子很抗拒,还叫我滚,家里的氛围异常紧张。”可可的母亲说,他们也没想明白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突然就抑郁了。

可可的妹妹透露了关键的信息——姐姐自从谈恋爱后,情绪波动很大。王冰医生问诊后发现,可可成长过程中长期缺乏家人的关心和接纳,原本脆弱的可可期待得到安抚,强烈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下,可可选择发展一段恋爱关系来弥补或代偿自己的需要。然而,学生阶段的她一方面要应对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又要处理与男朋友忽冷忽热的感情,家庭也没有及时给予理解和有效支持,导致问题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抑郁的表现症状。

“可可也并非个别特殊案例,大多抑郁的孩子病史中都是有迹可循,很多父母惯用自己的认知层面去解释孩子的问题,也用一贯以来的教养方式去改变现状,但这些方式孩子往往不能接受,反而亲子关系更紧张,让父母更难介入。”王冰说。

家长内心有力量有助于孩子情绪稳定

“小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和我们小时候相比幸福太多了,怎么会有抑郁的情绪?”“孩子说肚子疼、头痛都是逃避上学的借口。我为了让孩子能上好的学校付出了那么多,孩子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在门诊,王冰医生经常听到家长们这么跟她吐槽,然而,这些都是家长存在的认知误区。

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

王冰医生表示,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等很大的学业压力,是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重视青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主动地帮助他们及早发现、识别和干预心理问题。在深圳,市康宁医院与学校共建学生心理健康联盟,为学生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深圳市康宁医院危机干预科副主任张斌认为,拨打深圳市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热线的青少年,咨询的主要问题聚焦学业、人际交往和家庭关系。张斌建议,内心有力量的家长有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家长们要共情孩子的情绪,增加对孩子们潜在情绪问题的识别能力。如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因为焦虑抑郁情绪出现肚子疼、头痛等躯体化表现,一些孩子可能通过讲述生活的无意义感、谈论自己是他人的负担等间接传达求救的信号,此时家长应重视,以免错过最佳的干预时机。

[编辑: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