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编码系统9项标准 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2020-12-22 19:05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中药编码系统9项标准 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人工智能朗读: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12月22日讯 (记者 黄芷苑)近日,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等为主要完成单位,廖利平、吴培凯、吕爱平等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ISO18668—1:2016《中医药—中药编码系统第1部分:中药编码规则》等9项标准荣获202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项目奖一等奖,标志着深圳中医药政策研究及其应用,占据了中国中医药政策研究领域的一席之地。

该项目包含6项ISO标准及3项国家标准,共计9项,形成中医药编码标准体系(以下简称“中医药编码”系列标准),其中深圳市健康委员会主要研制的6项系列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陆续发布,是我国占领全球中药全产业链信息化高地的成功案例,曾荣获中医药领域全球首个“ISO卓越贡献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并被评委年度“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入选《百年中医史》。

为中药编码红利惠及民生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以计算机“二进制”原理为启发,以标准化为切入点,以数字化编码技术为手段,传承中药和方剂的创新,保障中医药的信誉和民生用药安全与有效,因此团队研制了中药和方剂编码规则,形成了中药编码体系、方剂编码体系和中药供应链编码体系。

其解决了中医药技术难题,并加以创新,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攻破以拉丁学名统一命名生物物种名称的重大课题,解决中药品种和方剂名称的温乱局面:将界、门、纲、目、科、属、种作为主要编码投;将中药编码与普通商品编码相街接;解决中药和方剂的同名异物(方)、司物(方)异名等,形成一名一物(方)一码,物(方)名码相统一,以及中药品种的真药优劣问题,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以标准的方式固化下来。

他们从上万种分类指标体系中,确定了中药品和来源、药用部位、切制规格、炮制方法、方剂功效和组方等分类指标,对中药饮片、中药材、中药配方颗粒、中药超微饮片及中药超微和方颗粒等常用品种及经典中药方剂进行编码,形成“中药、方剂及供应链编码规则与编码体系”系列标准,让计算机精准识读中药品种及方剂,助力“互联网+中医药”,实现重要质量可追溯,电子处方和电子病历有基准,实现了技术创新。

因此,该项目的特点在于,创建的中药、方剂、供应链编码规则具有唯一性、科学性、可扩展性、兼容性、稳定性,以编码数字传输、表达中药信息信号,字符简短、信息安全、传输准确、打造了全球统一的中药、方剂及供应链编码规则,结束了数千年来中药产品、方剂和中药流通领域没有统一的编码的历史。它们不仅是我国国家标准、也是全球各国的国际标准、统领世界各国传统药物和方剂编码的中国"解决方案",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民生,为世界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中药在全球流通有了“护照”和“身份证”

中药“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问题由来已久,所产生的来源的真伪,轻者贻误病情,重者危及生命。与此同时,中药信息化道路又增加“一物多码”这一阻碍,同一味中药在不同的公司、医疗机构有不同代码,信息被割裂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物联互通。

因此,项目组历时10年,构建了一个自主创新的中药与中药方剂分类编码体系,它不同于植物分类方法、林奈氏分类、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法,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自然属性分类系统,中药房的“以方统药”的分类方法,仓储保管的药用部位分类方法以及药用植物化学分类方法,而是利用综合分类法将中药与中药方剂的自然属性(科属来源、药用部位)、商品属性(药材、饮片、配方颗粒等)、中药特色(切制规格、炮制方法等)和方剂功效,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固化下来,形成中药编码体系,以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形式将中药的“物、名、码”确定下来,赋予每一味中药唯一、固定的通用名和编码,形成中药“身份证/护照”,确保中药“物、名、码”唯一性,解决了中药物、名、码混乱的问题;构建了中药类别的信息化、标准化的“字典库”和基础编码体系,对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共计6965种,及中药方剂1157首进行了编码,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中药品种及中国、韩国的经典方剂。

“中医药编码”系列标准应用中药全球“统一编码”,使每味中药在全球有了唯一的“身份证”和“护照”,从生产、经营、流通到使用所有环节,形成中药全过程追溯体系,突出了中药特色,体现药材来源的真实性、药用部位的精准性、炮制方法的规范性和饮片规格的统一性。

推动中医走向世界 占领市场制高点

同时,它还打通了中药饮片流通体系的核心环节,“中医药编码系统”9项标准构建中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分类编码体系,中药分类编码规则采用10层共17位数字来表达中药的身份信息,方剂分类编码规则采用7层共10位数字来表达方剂的功效、组方等信息,供应链编码规则采用多层拓展方式,对厂商、批次、产地、等级、计量单位、生产日期等信息进行编码,打造了一套从医、药、流通全链条的中医药编码系统,打通从生产、经营、流通到使用所有环节的信息。

中药和方剂编码技术国际化,是“中药标准主导国际标准制订”的典范,作为国际中医药交流、贸易的“通用语言”,覆盖包括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在内多个国家和地区,维护全球消费者知情权,保障用药安全与有效,推动我国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占领国际市场制高点,保护中医经典名方的知识产权。“方剂编码”对常用经典中药方剂进行编码,并为其打上出自我国中医古籍的烙印,用标准化的形式保护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在推广中医全球化的同时保护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防止他国肆意注册或“申遗”,捍卫国家利益。

根据《标准化与经济增长》的计算方法,2015-2019年“中医药编码”系列标准对经济的贡献度为1.24亿元。在深圳市中医院、广中医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等单位试点应用,减少了中草药用药混乱,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打破了我国及全球中药饮片小包装无条形码、二维码的格局,为落实中医药服务政策和产业机构调整提供有力的技术标准和支撑。同时,其形成了中药(方剂)编码理论体系,培养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形成中医药标准化意识,获得了市民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编辑:黄芷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