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织密织牢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 守护居民药品安全
2020-10-23 10:41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深圳织密织牢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 守护居民药品安全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特区报2020年10月23日讯    里有专门的过期药品回收箱;这里有定期的药品安全知识宣传;这里有安全用药志愿者队伍;这里提供特殊群体用药指导……深圳已经实现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全覆盖,为社区居民织密织牢药品安全服务网。


社工面向社区居民宣导药品安全知识。

食品药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创全国之先河,率先在药品安全服务中融入社会工作元素,2015年开始依托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共同打造“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实现了全国首个“政”“社”联手社区药品安全跨领域专业服务示范模式,同时被列入深圳市政府12项重大民生工程之一。

经过5年的探索发展,深圳市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已经覆盖全市642个社区的670个项目点,市社工协会联合6家行业组织和45家社工服务机构,共开展3027个个案服务、2441个小组、3506场宣传活动及专业咨询,走访家庭74541户,对47016位特殊用药需求者建立档案,累计服务近400万人次,项目以标准的服务流程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及广泛的资源整合,打造了“安全用药指导、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特殊用药群体的个案服务、青少年药物滥用预防”一体化的服务平台,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联动共同推进社区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经验。

社工为学生们开展儿童安全用药知识学习小组,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

贴心服务

多方共同守护居民药品安全

“张伯血压高达188,属于重度高血压,还服用最便宜的降压药,降压效果非常不好。其老伴轻度高血压,居然和他吃同样的降压药,两人都对病情很不重视,缺乏安全服务药物的常识。”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二社区社工苏慧莲在开展特殊涉药人群建档工作时,发现张伯夫妇不合理用药、不重视用药的情况。在苏慧莲的劝说下,俩老人家参加了社区社工开展的长者安全用药小组。

“苏社工还专门邀请了药店专业药师来看我们,告诉我们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应该使用不同种类的降压药,提醒我们一定要按时按量科学用药。”张伯夫妇分别就医治疗以后,在专业社工和药师的帮助下,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用药习惯,血压保持稳定,身体和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用药安全需求是社区居民非常重要的需求,而且覆盖社区所有的群体,对一些特殊群体,如慢性病患者、残障者、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而言,这一需求更为迫切和重要。

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规划设计,市社工协会中标承建的深圳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正是发掘了居民的用药安全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以政府和社会共同治理方式切入社区治理,以药品安全专项服务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用药意识,通过共同参与来解决社区居民用药安全相关难题。项目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手法,同时融入专业药师、医师、心理咨询师、环保专业人士、志愿者等多元力量,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帕金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群体为重点,通过开展社区过期药品回收、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和特殊群体用药指导等活动,促进重点人群合理用药,全面保障社区居民用药安全,形成了跨专业、跨领域、系统化的全方位服务模式。

通过借助专业社会组织的力量,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一方面关注特殊人群用药指导、情绪安抚、心理辅导服务,一方面和学校、社区共同开展远离药物成瘾及毒品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对成瘾性药物的认识,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成瘾。同时,项目还通过社区健康知识讲座及合理用药咨询,提高居民用药科学知识和药品质量识别能力。“5年来我们共开展了240场宣传教育活动,受众约2万人。”深圳市点点青少年药物成瘾关爱中心秘书长周丽辉透露。

54岁的张阿姨也是项目的受益者之一。她离异带着一对脑瘫的双胞胎儿子,自身也患有多种疾病,日常的饮食用药禁忌深深困扰着她。罗湖区东湖街道翠湖社区社工戴玉了解到张阿姨的困扰后,一边为其进行心理辅导,一边利用项目的资源优势,走访社区内的7家药店,联系相关药师及医院医生,对张阿姨的病情和服药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告知其中药与西药的不同避忌,以及日常如何注意饮食。多次的跟进让张阿姨慢慢打开了心结,一些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张阿姨成了社区服务的积极分子。

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不仅向社区居民宣传倡导了“买药安全、用药科学、过期药品回收”的重要意义,还为社区特殊用药人群提供了一个融入社会的平台。

小林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长期依赖安眠药,导致记忆力大幅度下降,伴有精神分裂,经常自残。通过后瑞社区专业社工的干预与治疗,历时一年多,小林走出了药物滥用的深渊,开始慢慢融入家庭步入社会。

居民参与“药品安全”社区宣传活动,填写调研问卷。

效果显著

5年来持续回收过期药品

“要不是林社工教导我,我自己还在乱吃药,甚至吃过期的药。”龙华区大浪街道浪口社区的杨女士因为下半身瘫痪,身体状况日下,一度对人生绝望。

“由于缺乏常识,没有意识到抗生素的危害,杨女士平日里觉得不舒服就会自行服用阿莫西林。而且经常委托朋友买药囤药,药物过期了也照样服用。她家药箱里有一半是过期和储存不当的。”在社工林云霞的帮助和指导下,杨女士严格遵守医嘱,慢慢重视日常健康护理,生活状态逐渐好转。她认识到了滥用药物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学会了用药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学会了科学整理药箱,学会了不能随意丢弃过期药品,定期请志愿者上门回收过期药品。

药品是每个家庭日常生活的常备物品之一,然而,很多市民却不知道,过期药品属于典型的有害垃圾,甚至有些人还认为过期药品还照样可以服用。有统计显示,过半以上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过期药品的习惯,而且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家庭过期药品,常常是随着生活垃圾一起丢弃或是冲入下水道。

“过期药品如果被药贩子收走,可能会流入农村地区或者非法医疗机构,危害国民健康;如果直接填埋处理或者冲入下水道,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深圳市绿果果低碳环保志愿服务协会会长刘金利告诉记者,深圳实施的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灵活利用了全市庞大的社工组织力量,让过期药品回收工作渗透到全市各个角落,并通过二维码实现了全流程跟踪和线上办公监管。

据介绍,全市设有统一药品回收箱及回收工具,并规范药箱摆放位置和回收药品的封装标准,由专人管理、专人运输、专人处理。通过过期药品回收线上追溯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更新回收状态,流程直观可视,责任到人。此外,居民也可以通过此功能,查看该批次药品的回收进度,对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

“有了智能药品回收设备,投递过期药品就更加方便了,不管什么时间段都能投递。”家住四季花城的李阿姨说,自从她了解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过期药品回收箱后,她再也不需要将过期药品扔进垃圾箱。

“项目历经5年时间,社区和居民参与率逐年递增,垃圾分类的意识也在逐渐形成。”刘金利认为,数据表明,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的效果非常显著,有效降低和防止过期失效药品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社会的危害。项目一方面回收了家庭过期药品,防止过期药品回流社会危害人民健康,保护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使社区居民获得专业社会工作、药学、心理辅导等综合服务,积累药品安全知识,丰富社区生活,提升自我价值,促进健康发展。

社工向长者介绍社区药品安全服务。

有益探索

“多方参与、共同治理”成亮点

社工的参与和社工组织的统筹、资源整合,是深圳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成为社会共治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社区药品安全服务是专业性极强的一项工作,服务涉及社会工作、药学、心理咨询、低碳环保回收等多专业、多领域的社会组织,以意识提升为核心围绕“个人及家庭福祉、安全用药、家庭过期药品回收”三个有机统一的安全用药服务环节,提供药品知识科普、药学指导、情绪疏导、心理辅导社会公益资源链接和回收家庭过期药品等安全用药整体化服务。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依靠深圳市社工协会及多类医药行业组织,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平台和社工专业服务手法,将“助人自助”的专业服务理念和保障药品安全的方针相结合,打造“买药安全、用药科学、过期药品回收一体化”的服务平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医药机构、药物成瘾防治机构、环保机构和广大志愿者组织,为社区居民编织药品安全服务网,保障居民用药安全。

“为保障项目服务的专业性和可靠性,让社区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专业服务,深圳市社工协会作为项目统筹方,与深圳市药师协会、深圳市点点青少年药物成瘾关爱中心、深圳市绿果果低碳环保志愿服务协会等6家专业社会组织,以及45家社工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在全市642个社区(670个项目服务点),开展特殊人群用药指导并提供情绪疏导、心理辅导服务、社区药品安全讲座及宣传、合理用药咨询等活动,在学校开展青少年远离药物滥用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相关服务档案,并及时在线录入社区服务记录,报送服务数据。”深圳市社工协会专业发展部副主任周千程介绍。

居民参与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特色之一,项目通过招募安全用药志愿者的方式,发动居民加入。项目组对志愿者进行基础培训,使之具备服务的基本素质。“药品安全志愿者服务队”的组建,消除了部分居民对于专业药师的疑虑和抗拒,为不便前来回收点投放过期药品的居民安排上门回收服务、入户探访等,力求实现药品安全服务在社区的全覆盖化和全民动员。

“通过社工、志愿者、社区居民等多元群体的参与,推动包括社会组织、政府机构、企业等社区治理主体认识到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共同参与社区用药安全服务的行动中,有效提升居民用药安全保障,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和社区公共利益。”周千程表示。

全国首创

社区药品安全服务出“深标”

基于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取得的成效,深圳社区药品安全服务模式逐步制度化,开启标准化模式。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药品安全服务工作,提升社区药品安全服务效能,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会同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与深圳市社工协会,共同起草完成了《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系列规范(下文称“文件”),文件于2019年1月28日正式发布。

文件包括建档规范、走访规范、个案管理服务规范、小组服务规范、讲座规范、外展宣传活动规范、科普资料制作规范、志愿者服务规范、机构合作规范等9个部分,对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的多项主要工作做了规范化要求。

文件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社区药品安全服务进行系统调研和分析,并结合不同领域专家观点,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优化方案而成。该文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将“标准化”概念引入社区药品安全服务工作,对于提升社区药品安全标准化服务水平、促进药品安全服务规范化开展、保障社区居民用药安全、探索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药品安全服务》正式发布和实施后,将更有效地明确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中,各项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指导项目工作人员规范化操作,保障各流程各环节之间的连贯性,以向社区居民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提升项目的整体水平,打造药品安全综合服务网络,构建平安深圳。

为实现项目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在服务规范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项目信息化系统,使项目实现了全方位提升。

首先,服务档案记录从纸质记录转移到线上实时录入,实现了“互联网+社区服务”的管理方式。其次,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制定标准统一的项目执行与宣传资料,以及符合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的专业人员职能划分和工作分配,并优先关注社区重点人群,比如高血压人群等,细化了社会服务机构、药企等单位的服务内容。最后,项目通过系统自动判断转介条件,避免因专业能力限制和主观判断失误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从而提高服务效率。项目管理人员还可以借助服务资料在线实时录入和统一的数据内容,对项目进行全流程的监督管理,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对服务指标完成率低、服务跟进频率低风险因素进行可视化预警,以保障服务的整体水平。

“信息化系统面向所有服务提供者,包括社会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环保专业人士和志愿者等,系统不仅允许不同专业人员之间共享服务对象的特定信息,而且为不同的参与者创建了清晰的任务和工作流程。”周千程介绍,以服务患高血压的老年居民为例,社工先为服务对象进行整体评估,包括血压、体重指数、药物、饮食、运动等等,根据预先指令,系统将显示服务对象可能有的不同风险和需求,这将有助于社工给予适当的分析,从而向服务对象提供正确的资源和服务。若有其他专业人士参与进来,他们的任务和工作流程也是预先设定的。所有服务都可以由督导人员和社工跟踪随访。

“系统有效地防止任务分工不清导致服务质量的随机性,以及进一步促进社会对药品安全服务的参与。”周千程介绍。(本版文图:王冠)

[编辑:黄芷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