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医院李健:不断探索新技术对付胆结石
2019-09-11 14:28
来源: 深圳商报

深圳市中医院李健:不断探索新技术对付胆结石

人工智能朗读:

李健医生(右)正在手术中。

深圳商报2019年09月11日讯    胆结石一发作,那种疼痛分分钟“要人命”。面对这些“顽石”,深圳有位医生要和它们“死磕到底”。

他就是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健。为了对付各款“捣蛋”结石,李健一直致力于研究研发新技术新装备,成功挑战各种“巨石”。2019年,在“深圳市第一届深圳医师奖评选活动”中,李健获“深圳医师奖”。

胆管藏7公分结石,“口中取石”碎石保胆

潮汕女人苏姐在十多年前就经常肚子痛,去医院一查才知道胆管里藏着胆结石。但苏姐用老家的“药根”对付了十多年。一年前,疼痛“消失”了,苏姐以为胆结石在不知不觉中被排出。

2018年初,苏姐开始无缘由地发高烧,迟迟未见好转。在一次彩超检查中,医生发现,苏姐的胆结石并没有被排出,而是长成7×4公分的“大石头”。这个胆结石正是苏姐发烧的“罪魁祸首”!

7公分胆结石比较少见,要如何取出这颗“巨石”?苏姐辗转找到李健。李健在确定了苏姐的胆还具有功能后,决定使出他的绝招——口中取石,且保住苏姐的胆。

口中取石,就是从患者口中放入内镜,内镜经胃进入十二指肠,再通过十二指肠和胆总管之间的“小阀门”(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总管后注入造影剂,这既能让医生看清胆总管内的结石大小和数目,也能“顺手”让结石通过内镜取出,也就是从口中取出结石。可十二指肠和胆总管之间的“阀门”直径很小,7公分胆结石用常规的碎石网篮是套不住的,没经过碎石根本无法通过这个阀门。

为此,李健启用他研制的“经口胆道镜球囊导丝锚定引导装置”。在该装置中,直径不到1cm的小球囊进入胆管之后膨胀固定,沿着导丝再伸出一根直径不过0.6厘米的超细镜进入胆管,直接用液电碎石。通过“蚂蚁搬家”,医生终于取出这颗胆结石,苏姐也保住了胆。

如今,苏姐又是“生猛”的潮汕妇女了,生活饮食正常,家里家外一肩挑。

探索新技术,要和胆结石“死磕到底”

“苏姐要是在十多年前发病时来治疗,或许就没这么好运气了。”跟随李健十多年的同事张医师说。以前,医生只能通过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取巨大胆结石。

为让患者少些痛苦,李健从不放过每一次取石新技术革新。

1999年,ERCP技术,即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国内刚刚起步。该技术就是从患者的嘴巴中插入十二指肠镜(类似胃镜),镜子一直到达十二指肠和胆总管的小阀门,并从此进入胆总管取出结石,当时,李健就在学习行列中。2001年在省内率先开展“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这一技术让胆结石患者从高危重症转为普通病人。

2004年,在介入科的帮助下,李健在深圳市率先开展“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这一技术不仅能对付胆内结石,肝内结石也不在话下。

2012年他又研发“经口胆道镜球囊导丝锚定引导装置”,获得发明专利。这一套装置让深圳市中医院在国内首创“球囊-导丝引导下经口直接胆道镜取石术”,利用该技术成功实施200多例取石手术。

2018年成功开展经口胆囊镜技术,使他又一次站在技术创新的潮头,该项技术在广东省处于领先地位,原创的“经NOTES胆胃支架保胆技术”,在刚刚结束的深圳市医学会主办的“深圳中西消化及内镜论坛”上演示并推广,获得同道们的好评。

李健还创制多种中医验方和中药制剂,如防石胶囊、胆胃舒颗粒等,创新性开展推按运经仪、耳穴贴压、中药外敷等中医外治疗法,预防取石后结石复发,使胆结石的复发率控制在10%以內。

“别的医生遇到特别棘手的患者,可能第一时间拒绝,但李健很执着,每一次困难和失败都能激发他去学习和研发新的技术。”张医师说。

[编辑:黄芷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