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26日讯(记者 林恒鑫)今年,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喜迎十周年院庆。十载深耕、十载拓新,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凭借专业素养与仁爱之心,为无数患者点亮光明之路。期间,医院大力引进先进设备与前沿技术,助力众多患者重见清晰世界。
全国首台,迈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数字一体化时代
2023年11月,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引进爱尔康(Alcon)中国首款眼科显微镜LuxOR Revalia。这一举措标志着医院迈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数字一体化时代,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眼科手术服务,也为眼科医疗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在LuxOR Revalia+NG3D显微镜数字平台辅助下,首台手术顺利完成。
大湾区首例,首批蔡司散光矫正型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
2024年1月,深圳华厦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屈光白内障科朱远飞主任,成功为一名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术后患者植入全国首批德国蔡司散光矫正型三焦点939MP人工晶体。这一标志性手术再度证明,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在眼底病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领域位居全国前列。散光矫正型三焦点人工晶体的引入,不仅填补了大湾区中、高度散光患者治疗领域的空白,还为屈光白内障患者提供了更多人工晶状体选择。
手术合影图,朱远飞主任(右二)、赵铁英院长(左二)。
大湾区首例!“Catalys白力士”飞秒激光开启白内障手术新时代
2022年4月,58岁的彭先生在深圳华厦眼科医院接受了大湾区首例“Catalys白力士”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屈光人工晶体植入术,成功解决了白内障与近视问题。15年前,他的左眼在打球时被羽毛球击中,被诊断为“左眼外伤性白内障、青光眼”,因惧怕手术而未进行治疗。后来,他又被查出“右眼白内障、左眼屈光不正”。由于其眼球结构受损,手术难度颇高。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副院长杜冰教授运用飞秒激光技术开展手术,术中发现晶体悬韧带三分之一断裂,但在杜教授的精湛医术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彭先生远中近视力均达到1.0。
2023年9月,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科主任杜冰教授,深圳华厦眼科医院眼底病科朱远飞主任,深圳华厦眼科医院白内障科陈璐教授完成了深圳市首批具备非衍射型波前重塑技术的景深延长型人工晶体AcrySof IQ Vivity®植入手术。这一技术将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实现高质量的远、中程视力及良好的功能性近视力。
从左到右依次是:杜冰教授、陈阿姨、李金莲医生。
从左到右依次是:赵伟红医生、方启医生、曾阿姨、朱远飞主任、赵铁英教授。
从左到右依次是:陈璐教授、陈阿姨、李金莲医生。
成功植入PanOptix Toric三焦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
2023年8月,深圳华厦眼科医院为白内障患者王阿姨(化名)植入深圳市首枚PanOptix Toric三焦点散光人工晶体。术后第一天,王阿姨无须配戴眼镜,远、中、近视力均精准达到1.0。
从左到右依次是:深圳华厦眼科医院赵铁英院长、朱远飞主任、王阿姨、赵伟红医生、时文星医生。
2023年3月,深圳华厦眼科医院专家用新型人工生物角膜治疗角膜溃疡。受术者黄阿姨接受手术,植入悦清脱细胞基质片后,右眼重获视力,成为深圳首例以人工生物角膜治疗溃疡的患者。
2024年7月,深圳华厦眼科正式发布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新科技,率先在广东省内开启屈光微创手术精准化新时代。
深圳华厦贺权副院长完成龙晶®PR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2025年4月,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屈光科副院长贺权凭借精湛医术,成功为近视患者陈女士植入全国首批国产新型“龙晶®PR型晶体”。此次手术顺利开展,标志着深圳华厦眼科医院正式引进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双非球面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龙晶®PR型晶体,迈入屈光手术“中国智造”新型晶体应用时代,让近视患者尤其是中高度近视患者有了更多样、更优质的诊疗选择。
贺权副院长和陈女士术后合影图。
十年逐光奋进,深圳华厦眼科医院依托“全国首台”“大湾区首例”“深圳首例”等一系列创新成果,既为患者引入前沿技术,也为眼科医疗增添亮色。这不仅彰显了医院在技术引进与临床应用上的雄厚实力,更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守护光明的使命担当。未来,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将深耕专业领域,为更多患者带来清晰视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续写光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