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23日讯(记者 王斯涵)对于许多女性而言,怀孕是充满喜悦的期待,但对曾经历三次胚胎停育的钟女士来说,再次怀孕意味着小心翼翼与焦虑。2019年11月,她初次走进王俊玲教授诊室时便急切询问:"王教授,这次我能保住吗?"
初诊:补益气血与清化湿热并重
彼时钟女士停经47天,血检提示刚怀孕,但孕酮、HCG值仍待提升。王俊玲教授发现其舌苔黄厚腻、脉滑数,辨证属脾肾两虚兼湿热内蕴——多次胎停史耗伤气血,而湿热环境又不利于胚胎发育。
王教授以"扶正祛邪"为核心制定方案:
• 扶正固本:以补气养血为主,强化母体基础,为胚胎提供稳定环境;
• 清热祛湿:兼顾化解湿热邪气,减少对胚胎的干扰。
此举旨在同时改善母体土壤质量与消除潜在威胁,为胎元稳固打下双重基础。
二诊至三诊:动态调整,应对早孕挑战
复诊时钟女士的HCG值翻倍良好,B超可见孕囊,但出现明显早孕反应:恶心、体倦、纳差。王教授认为此为肝胃不和、气机不畅,遂调整方药:
• 加入理气和胃之品,缓解恶心呕吐;
• 保留补养气血主线,持续稳固胎元。
第三次B超时,宫腔内可见11mm胚芽及清晰心管搏动——这意味着胚胎已成功着床并发育。得知结果时,钟女士感激落泪:"上次怀孕两个月都未见胎心……"
四诊后:稳定期前的关键调理
随着孕期推进,钟女士出现便秘、腹胀等津液不足之象。王教授强调:孕期通便需慎用攻下药(如大黄、芒硝),以免扰动胎元。转而选用:滋阴润燥之品,润肠通便;兼顾安胎作用的药物,确保安全性与有效性并行。
孕12周:顺利度过关键期
2020年1月复查时,胎儿清晰可见,胎盘位置正常,正式进入稳定期。王教授指出:中医保胎的优势在于整体调节与个体化方案:
1. 标本兼治:不仅支持胚胎发育,更同步调理母体体质(如脾肾不足、气血亏虚);
2. 随证应变:根据孕期不同阶段的问题(早孕反应、便秘、情绪波动)动态调整策略;
3. 中西协同:结合西医指标监测(如激素水平、B超)与中医辨证,提升保胎精度。
案例启示:自然流产的背后与中医干预思路
自然流产常与胚胎质量(如染色体异常)和母体环境(如子宫条件、内分泌、免疫因素)相关。王俊玲教授强调:对于反复流产者,需系统排查病因,而中医擅长从以下方面介入:
• 调和气血: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宫腔环境;
• 健脾补肾:强化黄体功能及胚胎滋养能力;
• 疏通冲任:调节整体生理机能,减少胎元不固的风险。
王俊玲教授寄语
"多次胎停不代表失去希望,关键在于厘清原因、针对性干预。中医保胎的核心是将母体调整为'易孕易养'的体质,让胎儿在稳定环境中茁壮成长。"
(本文内容由深圳博爱曙光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