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孩子烧得厉害,扁桃体都化脓了,在别的医院打了针也没好转,您帮忙看看吧!”远东妇产医院儿内科诊室里,一位母亲焦急地攥着病历本,身后跟着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的12岁男孩小宇(化名)。
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感冒发烧”,背后却藏着重重危机——小宇是一位急性髓系白血病移植术后的患儿,免疫力极度低下,任何一次感染都可能引发致命风险。

深圳远东妇产医院儿内科
病情复杂,一场不能输的“抗感染战役”
小宇入院时,已经持续发热2天,体温最高达39.3℃,每3-4小时就会反复一次,还伴有寒战和剧烈咽痛。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个12岁的孩子有着坎坷的就医经历:两年前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后,他经历了骨髓移植和漫长的化疗,术后一直服用米哚妥林维持治疗,免疫力远低于正常孩子。
“普通孩子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尚且需要精心治疗,何况是小宇这样的特殊患儿。” 远东妇产医院儿内科医生刘红英接诊时,意识到情况的复杂性。她仔细查看了小宇的体征: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覆盖着白色分泌物,咽充血明显,虽然呼吸尚平稳,但精神状态极差。结合外院检查中白细胞的异常指标,刘红英立即启动重症感染预案。
抽丝剥茧,关键时刻的诊疗博弈
“孩子免疫力差,感染容易扩散,必须尽快明确病原体!” 刘红英为小宇完善了全面检查:从肝肾功能、心肌酶到呼吸道病毒12项,从血培养到免疫功能评估,每一项检查都直指 “精准治疗” 的核心。同时将病情汇报给儿内科主任芦爱萍。
芦爱萍仔细查阅病历后,结合小宇的移植病史和检查结果,给出了指导:“患儿有白血病移植史,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功能严重低下,感染后进展快、风险高,此次虽表现为扁桃体化脓性感染,但因孩子病情特殊,需使用强效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加强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免疫支持,密切监测感染指标变化。” 她特别强调,“要警惕感染引发的并发症,每一次体温波动都不能放过。”
远东医护,用专业与爱心照亮康复路
在两位医生的密切协作下,治疗方案很快落地:予以布洛芬退热,头孢哌酮舒巴坦重拳出击对抗细菌,干扰素雾化抑制病毒,补液支持维持机体平衡,开喉剑喷喉缓解咽痛不适。刘红英每天查房时,都会耐心询问小宇的感受:“嗓子还疼吗?今天想吃点什么?”
在芦爱萍查房时,小宇已经 24 小时没有发热,咽痛明显缓解,扁桃体上的分泌物也少多了。芦爱萍仔细检查后,笑着对小宇说:“恢复得不错,但还要坚持治疗,等指标正常了就能回家啦。” 她随即调整方案:“感染指标下降明显,继续当前治疗,明天复查评估疗效。”
经过5天的精心照护,小宇体温终于稳定,咽痛消失,各项指标均大幅好转,饮食睡眠恢复正常,终于可以出院了。出院时,刘红英特意叮嘱:“3-5 天后记得来复查,平时要注意保暖,别去人多的地方,有不舒服随时回来复诊。”
如今,小宇已顺利出院,母亲在复诊时感激地说道:“在远东,我们不仅遇到专业医生,更遇到了把孩子当亲人的‘临时妈妈’。”
芦爱萍指出:“白血病移植患儿合并感染需‘三早’——早识别潜在风险、早完善免疫评估、早干预并发症。这类病例绝不能仅对症退烧,必须深挖感染背后的免疫缺陷真相。”
小宇的顺利康复,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抗感染治疗,更是对特殊患儿诊疗能力的考验。对于白血病移植术后的孩子来说,每一次感染都是 “生死时速” 的较量,而远东妇产医院儿内科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精准的判断和细致的关怀,为孩子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