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曙光首例内镜下内痔硬化套扎术成功实施 开启超微创时代
2025-05-21 17:4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博爱曙光首例内镜下内痔硬化套扎术成功实施 开启超微创时代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21日讯(记者 王斯涵)近日,深圳博爱曙光医院迎来技术新突破——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李兴鸿主任带领内科团队成功完成医院首例“内镜下内痔硬化联合结肠息肉切除术”。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标志着博爱曙光消化内科在内痔微创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更实现了“一次麻醉、双重治疗”的精准医疗目标,为痔疮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疗新选择。

被患者抗拒的肠镜检查

险让隐匿病灶“有机可乘”

香港患者巫女士是一名全职太太,40岁的她近半年来饱受肛门坠胀、排便不畅的困扰。北上赴深求医路上,她了解到博爱曙光正在开展的内镜下内痔治疗技术,于是专程前来就诊。

“最初患者对我建议的肠镜检查很抗拒。”李兴鸿回忆道,“但专业性告诉我,有必要向患者耐心解释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它不仅能明确诊断痔疮情况,还能排查其他肠道疾病。”最终,巫女士接受了李兴鸿的专业建议。肠镜检查结果出乎巫女士意料:除了内痔问题,在降结肠距肛门约45cm处,还发现一枚直径约0.6cm的带蒂息肉。“这种息肉虽然暂时没有症状,但存在癌变的风险。”李兴鸿解释。

30分钟微创手术

同步治疗“内痔+息肉”两大病灶

经详细评估并征求患者同意后,李兴鸿开始为巫女士实施“内镜下内痔硬化联合息肉切除术”。手术过程中,他先对结肠息肉进行电切,随后通过肠镜精准定位内痔病灶,采用注射硬化剂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纤维化,从而达到止血和固脱的双重效果。

常规情况下,两项病灶治疗各需30分钟以上,但凭借李兴鸿娴熟经验和精准病灶定位、注射,整个手术用时仅30分钟。术后,李兴鸿建议患者住院观察24小时,但因术中痛感轻微、出血量少且效果明显,巫女士当日即满意离院,并表示将严格遵循医嘱进行为期一周的自我护理,以预防术后出血及感染风险。

“真没想到一次手术就解决了两个问题,既省时间又少受罪!”巫女士对这次“一举两得”的诊疗体验相当满意。“针对这一手术,传统治疗需要分别处理痔疮和息肉,患者要经历两次麻醉和恢复期。而我们新技术的优势在于一次麻醉解决多个问题,不仅减轻患者痛苦,还为患者节省了近千元的医疗费用。”李兴鸿表示。

内镜下微创技术

舒适化破解“痔”命难题

李兴鸿表示,俗话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痔疮是一种发病率很高且相当常见的肛肠疾病,通常与患者久坐久站、孕期腹压高、肥胖增加肛门负担、不良排便习惯等因素有关,多数患者因传统手术带来痛感、术后恢复期长等因素而延误治疗。

据李兴鸿介绍,消化内镜下内痔微创治疗主要包括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术两种方式。本次针对巫女士病情采用的硬化剂注射术,是基于其痔核脱垂程度较轻(符合Ⅱ期内痔特征),未达到套扎术适应证的临床评估结果。这两种术式优点众多,在中国已逐步普及。它就像在肠镜下做‘微创整形’,通过套扎或硬化剂注射,精准处理病灶,更大程度保护肛门正常功能。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更安全、精准、高效等优势,特别适合Ⅱ-III期内痔患者。

从“首例”到“常规”

技术突破普惠更多患者

博爱曙光成功实施首例内镜下内痔微创治疗,该项技术的突破性开展彰显了消化内科的多方面优势,一是设备优良,配备国际领先的奥林巴斯V-290高清内镜系统,可清晰显示毫米级病灶,让治疗更精准;二是技术优秀,李兴鸿领衔的消化内科团队拥有丰富的内镜手术经验,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性化定制套扎、硬化或联合治疗等手术方案;三是服务优质,可为患者提供“检查-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避免患者多次往返医院;同时医院还配备了住院病房服务,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并结合医生建议,自主选择住院服务,以便更好疗养,加速恢复身体。

李兴鸿表示:“首例手术的成功只是开始,目前,医院已将该项技术纳入常规诊疗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技术,改变人们对内痔治疗的恐惧心理,让更多患者实现早诊早治,避免病情恶化,导致更大痛苦。”

(本文内容由深圳博爱曙光医院提供)

[编辑:王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