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人民医院“三甲”正式揭牌
2021-08-27 09:45
来源: 深圳特区报

龙华区人民医院“三甲”正式揭牌

人工智能朗读:

新外科大楼设计图

8月26日上午,龙华区人民医院举行“三甲”揭牌仪式,深圳中轴龙华区迎来了首家“三甲”医院。

龙华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76年,经过45年的发展,已从一个仅有十余名员工的龙华镇卫生院发展到如今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职工2600余名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新建25层的外科大楼将于2023年投入使用。

医院设有39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34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近年来,医院各项业务指标持续增长,年门急诊量超过400万人次,住院患者达到4.5万人次,居全市医院前列,服务半径覆盖深圳市和东莞、惠州等周边地区。医院连续三年荣获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颁发的“全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单位”荣誉;2019年通过中国医院竞争力认证,被授予“五星级医院”称号;2020年荣获龙华区政府颁发的首届“龙华区质量进步奖”。

用心铸就三甲 收获患者好口碑

家住福田的郑阿姨今年5月在福田一家医院查出胃部有一个直径约4cm的肿瘤,需手术切除,郑阿姨立马想到了龙华区人民医院有个李俊达主任。

原来,多年前郑阿姨的丈夫曾找李俊达主任看过病,李主任精湛的医术、和蔼的态度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郑阿姨立马办理出院,来到龙华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消化内科李俊达主任看过检查结果后,告诉郑阿姨按照传统的手术方案要外科“开肚子”,再将肿瘤取出来,但现在可以在胃镜下摘除肿瘤,建议采取胃镜手术。郑阿姨和家人商量后同意了手术方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细致手术,肿瘤顺利切除。手术后,消化内科医护团队对郑阿姨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料,身体恢复非常快,手术后第二天就能进食和下床。郑阿姨非常满意,她表示:“只要有好医生,再远我也会来”。

像郑阿姨这样舍近求远来看病的患者不在少数。近年来,龙华区人民医院实行“人才强院”战略,三年引进及培养学科带头人11名、博士及高水平医学人才68名,引进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团队1个、龙华区医疗卫生高层次医学团队5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70多项,诊疗水平大大提高。

医院建成国家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房颤中心,大大提高脑卒中、胸痛患者救治水平;泌尿外科、脊柱外科、放射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全科医学科、口腔科等9个科室获批区级医学重点学科,超声科、耳鼻喉科、手外科、护理、新生儿科等5个科室获批区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挂号难、排队久、看个病费时又费力,这是许多患者去医院看病时头痛的问题。为了让患者更舒适就医,龙华区人民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院全面实行预约诊疗工作,开通了网络预约、现场预约及电话预约等多种预约渠道,2020年就诊预约率达70%左右,大大缩短了患者就医等候时间。提供“一站式”信息化便民服务,于各楼层定点设置智能自助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机、自助结果打印机、药房智能取药柜,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医院在深圳市卫健委公众满意度调查监测排名不断提高。2020年底,成功获批“龙华区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通过实体医院作强有力的支撑,采用互联网手段,深度融合诊疗流程,打造以“患者为中心,医生为核心”的智慧型互联网医院。

十大优质服务承诺 做接地气的三甲医院

为更好服务患者,让患者真正体验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龙华区人民医院以此次“三甲”揭牌为契机,对患者做出十大优质服务承诺:

线上线下精准挂号。生病了不知道挂哪个科,找到医生才发现挂错号了,折腾来折腾去号也不能退。为了解决“挂错号”问题,医院承诺由经验丰富的全科医师完成挂号工作,让所有来院患者看病不走弯路。

门诊全面星级服务。医院将新增诊室近30间,改善诊室环境,候诊区提供免费茶水、网络、手机充电,出诊医师全部实行微笑服务,让患者舒心地把病看了。

困难患者重大手术费用减免。医院践行“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秉持人道主义精神,对有经济困难的患者实行重大手术费用部分减免。

出院结算床边完成。以往办理出院要找医生开单、去收费处缴费,异地医保报销还要去复印病历,非常麻烦。现在龙华区人民医院实行床边结算,住院患者出院当天在病房就能完成医保自费费用结算、异地医保报销、病历复印、出院带药等所有流程。

出院患者视频回访。相较于以往的电话回访,视频回访能更直观全面追踪评估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帮助患者更好康复,建立更紧密的医患关系。

打造一社康一特色。医院下属多家社康中心根据自身特色,形成与自身业务相结合、与院本部同质的特色服务,做居民家附近值得信赖的“好医生”。

全院行动关爱患者,形成院领导—员工—患者的关爱链,全院数十项暖心小举措。百场公益健康讲座,全面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素养,只要您有50个人,您有场地,医院130多项健康公益讲座您免费点。百名义工星级服务,增设运送、陪伴、理发等志愿者岗位,每日在院服务志愿者达百名。百名专家下沉基层,专家常态化到社康及社区医院出诊,缓解看病难问题。(廖静文)


[编辑: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