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健康>聚焦>

光明与知名团队签署合作 优化慢性病防控体系

光明与知名团队签署合作 优化慢性病防控体系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优化慢性病防控体系,是光明疾控中心推进本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产学研结合的一项重大举措。

宝安日报2019年09月23日讯   9月20日,光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广州医科大学吕嘉春教授团队、深圳大学胡东生教授团队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优化慢性病防控体系,是光明疾控中心推进本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产学研结合的一项重大举措。

据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下称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光明区连续10年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慢性病所致死亡人数均在90%以上且呈上升趋势,排名前三位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防是降低疾病负担和提高人群健康期望寿命的核心策略。在最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着重提出了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及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将预防工作摆在了显著位置。光明疾控中心深入研究纲要及健康中国行动,对自身职责及既往防控工作模式进行总结,积极探索符合本区实际的慢性病防控策略;做到让无疾病危险因素人群远离暴露,有疾病危害因素暴露人群尽可能延缓发病,发病人群尽早诊断尽早治疗,疾病晚期患者尽可能提高生命质量。

据了解,吕嘉春教授主要从事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易感机制的基础科学研究,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并申报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本领域取得成果处国际领先水平;胡东生教授在心血管代谢异常流行病学、易感基因研究及人群干预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曾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的科技支撑及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此次与二位教授合作,是光明疾控中心推进本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产学研结合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与吕嘉春教授团队、胡东生教授团队达成合作协议后,光明疾控中心将在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试点项目开发、慢性病防控体系优化与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以更高能力和水平为光明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陈小良)

[责任编辑:黄芷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