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健康>聚焦>

罗湖打造六类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罗湖打造六类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罗湖医院集团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的认知障碍筛查数量累计达34192人次。

罗湖养老机构里,老人们正被医护人员温柔相待。记者易芬 通讯员彭碧银摄

深圳晚报2019年08月20日讯     近日,深晚记者从深圳罗湖“双周发布”了解到,罗湖通过健康宣教、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种手段打造出医中有养、养中有医、机构支撑、社区示范、居家签约、互联网+六种健康养老模式,从而形成了“两个六”的管理服务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担任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评委的世界顶尖阿尔茨海默症专家Bengt Winblad教授当天也现身“双周发布”,2018年,他的团队与罗湖医院集团朱飞奇教授团队联合参与了深圳市卫健委的相关答辩,入选深圳市“三名工程”,他们携手在罗湖开展的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

截至2019年7月,罗湖医院集团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的认知障碍筛查数量累计达34192人次,其中1672人次为可疑认知障碍。

在关爱病区

度过生命最后的126天

2014年8月8日,罗湖迈出大胆的一步,在拥有952张养老床位的区属养老机构内设置了首家医养结合医院——深圳市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上门护理、日间照料、短期入住、康复、养老为一体的老年病专科医院。

2018年8月,老年病医院设立了“关爱病区”,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他们将为入驻老人提供“四全照顾”服务。患有晚期肺癌的曾女士就在这里度过了生命最后的126天。她曾经在多家医院进行治疗,但是病情得不到控制,也曾经因为疾病和治疗而引起的疼痛和痛苦试图轻生。

来到罗湖区医养结合老年病医院的关爱病区后,医护团队首先通过家庭恳谈会设法了解曾女士平时的爱好、习惯等,然后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安宁疗护方案。

医护人员不断鼓励和陪伴曾女士参加医院举办的各种活动,慢慢地打开了曾女士的心扉,曾女士逐渐敢于面对疾病,并写下三个心愿,在医护团队的陪伴和帮助下,三个心愿也得到了满足,在医院度过了生命最后的126天,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去了。

林大爷有个

“特别的家庭成员”

罗湖健康养老模式一种的“居家签约”应用广泛,到目前为止罗湖区累计为65岁以上的老人建立的家庭病床有2937张,目前一共有6.5万65岁以上的常住老人完成了家庭医生的签约。

90岁高龄的林大爷就享受了“居家签约”养老模式带来的温馨服务。他子女都在国外,自己长期独居,两个月前因为前列腺重度增生在医院做了手术,回到家以后,家庭医生很快给他建立了家庭病床。

在照顾过程中,医护人员又发现林大爷出现了尿路感染,所以马上帮其转诊到老年病医院住院。经过老年病医院11天精心的照料,林大爷就撤除尿管出院了,回到家又马上建立家庭病床。

这一来一回的过程,林大爷对罗湖医院集团的服务产生了信赖和依赖,家庭医生已经成为了林大爷家里一位“特别的成员”。

金兰姐妹一起

在家乡黄贝岭养老

罗湖区还有另外一种典型养老模式——“社区示范”,指的是黄贝岭养护中心,让老人家能够“养老不离村、看病不离床”。

这个设立在社区内的养护中心,对入住的老人而言,没有离开熟悉的社区,对居住在附近的家人,探望老人也十分方便,老人能感受到家庭温暖。

其中,就有金兰姐妹林婆婆和黄婆婆住在这里。林婆婆住进黄贝岭养护中心时,处于长期卧床的状态,她插着胃管,而且医生说她已经患有严重的认知障碍,连家人都已经不认得了。

但当她走进黄贝岭养护中心的时候,迎接她的是,多年来一起生活的金兰姐妹黄婆婆,她们见面以后就开始慢慢地聊家常,回忆当年一起在农田耕作的亲密合作。

黄贝岭养护中心内,1楼是黄贝岭社康服务中心,2楼是空中花园,3楼是食堂和会议室,4楼是康复室、日渐照料室和宁养房,5楼~10楼是老人居住区域,全部都是木色的暖色调的设计风格。

此外,这里有日本进口的全自动洗澡机,除了洗澡功能之外,也有泡浴、按摩等功能,老人每次用它洗完澡以后脸上都会不经意地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无论选择哪一种养老方式,罗湖养老的温馨故事还在继续。(记者 易芬)

[责任编辑:黄芷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