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健康>聚焦>

龙岗两名医生荣获首届“深圳医师奖”

龙岗两名医生荣获首届“深圳医师奖”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目前,该区每千人口医师数从5年前的2.44人提高到2.82人(按常住人口计),涌现出了一批勇攀技术高峰、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的中青年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深圳特区报2019年08月19日讯   8月16日,首届“深圳医师奖”评选结果揭晓,十位获奖医师中,有两位来自龙岗,分别是龙岗中心医院口腔科高永波医生、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翠湖社康李泽鹏医生。

李泽鹏:从医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翠湖社康,龙岗区吉华街道最大的社康中心。街道人口密度大,医疗需求突出,某种程度上翠湖社康中心承担着“社区医院”的职能。李泽鹏今年成为这家社康的主任。

李泽鹏与社康之间的缘分,要从十几年前说起。2004年,刚从医学院毕业的李泽鹏,成为了一名儿科医师。两年后,在众人不理解的目光中,他来到了原特区外的龙岗坂田,开启了他的全科医生之路。

当时,全科医生的概念并未在群众中普及,许多患者还是习惯生了病才去医院找医生。坂田社康中心所在的坂田村共有300多名老年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但社康中心有资料管理的名单上才登记了十多个。由于系统信息不全,对于很大一部分“老高糖”患者的随访非常欠缺。为了对这些患者负责,改变慢病病人随访缺失的状态,李泽鹏决定一一上门登记建档。

“老人们留的联系方式大都是村委的集体电话,住址、信息不详,工作很难推进。”当时工作的困难,李泽鹏历历在目。他主动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带领下进入坂田村,对着名单,一家一户上门量血压、测血糖,收集整理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档案。“被村里的狗吓跑过,也被老人家当做推销保健品的轰出去过。”李泽鹏笑着说起了当年事,“虽然那时候没有人强制规定要一家家上门做工作,但是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希望能做到最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最终,李泽鹏花了一个多月的功夫,走遍了坂田村的每一户人家,将330多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慢病档案整理好并录入系统,为后续慢病老年人的随访带来极大的方便。

从业15年,李泽鹏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不论是院部医生还是全科医生,他从没有忘记自己入职时的宣言,默默守护着居民的健康之路。“社康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李泽鹏说。

高永波:医学不是简单的科学,而是人学

高永波是一个3次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奖的专家型医生。

“说到看牙,很多人首先想到:又花钱又麻烦!除了花大价钱种牙,有人还担心牙种得不好,吃东西还是不带感。在龙岗区中心医院口腔科,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在首届“深圳医师奖”现场交流活动舞台上,高永波向台下观众介绍,龙岗中心医院2017年率先在省内开展了新的‘黑科技’——种植导航技术,成为国内第6家拥有该项技术的医疗单位。相比大多数医院或牙科诊所依靠人工的“自由手”,有了它,种植方案设计和手术都可在同一天进行。

“原来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手术,现在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了,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医生还可以根据事先设计的手术路径实时‘导航’,找准钻针的位置和方向,误差仅为零点零几毫米,这是人工无法做到的。”讲到自己的专业,高永波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从医30余年的高永波说,医学不是简单的科学,医学是人学。一个好医生,最该做的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适合患者的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案。

龙岗现有执业医师超过6700人

李泽鹏和高永波只是龙岗众多优秀医生中的代表。为了树立优秀典型,增强医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今年龙岗区评选出2019年龙岗“百名好医生”“三十年从医者”“卓越名师”,共有203名医生受到表彰。

打造医疗民生高地,医学人才是关键。1993年龙岗建区之初,全区仅有医务人员830人,一切都刚刚起步,截至2018年底,龙岗区执业医师总数达到了6735人,是1993年建区时的14倍。目前,该区每千人口医师数从5年前的2.44人提高到2.82人(按常住人口计),涌现出了一批勇攀技术高峰、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的中青年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为龙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6735名医生每年完成了超过1600万人次的门诊量和26万人次的住院量。

(钟美玉  何轶钦)

[责任编辑:黄芷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