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2019年05月28日讯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组的结构失调和功能紊乱是代谢类疾病、肿瘤等50多种慢性病的重要诱发和推动因素。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在相关研讨会上表示,深圳有些令人担忧的健康现象可能与个体移民后菌群发生不利的变化有关系。
5月27日,“标准化、自动化与高通量分析技术在微生物组大科学计划中的应用”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召开。赵立平在研讨会上说:“虽然微生物组研究在国际上已成气候,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推出了百万健康肠道微生物组计划,但每个国家还是会着重研究自身国民存在的一些疾病。”未来,《IHMC-miGUT-中国部分》将被优先启动,深圳被选为城市样本。在赵立平看来,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的几乎所有华人族群的后代。有数据表明,深圳居民的健康状况与其他城市相比,很不乐观。一个人如果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地方,受当地的各种因素影响,在体内就会形成像大树一样健康的菌群部落。而一旦移民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出现退化现象,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将引发有害菌的滋生,菌群会出现轻度甚至重度失调,进而引发慢性疾病的发作。这种令人担忧的健康现象是不是和个体移民到深圳以后,菌群发生不利的变化有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需要研究。
具体来说,该计划设想将以深圳居民为核心,以他们在移民来源地的亲属为对照,采集10万深圳居民和10万全国各地居民的样品,进行多组学微生物组分析。本计划预计5年完成。(记者苑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