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健康>聚焦>

中大八院开展药物基因检测 助力个体化用药

中大八院开展药物基因检测 助力个体化用药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日前,一位肾病患者成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药学部在全市率先开展药物基因检测后第一位受益者。

深圳晚报 2019年01月22日讯  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一种药物,有人药到病除,有人没有效果,甚至还会出现过敏、发疹等副作用。其实,这一切都可能跟个体的药物基因密码有关。日前,一位肾病患者成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药学部在全市率先开展药物基因检测后第一位受益者。

1月14日,中大八院药学部收到泌尿外科送来的第1份检测样本。这是一名肾病患者,做了肾移植手术后,需要长期服用他克莫司。此次住院后,这名患者多次检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值偏低,调整剂量后,结果仍然不理想。医生顿时心生疑问:会不会跟他的药物基因型有关?于是,医生及时开具了1张药物基因检测单。

药学部进行检测后得出结论:可以排除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异常的情况。泌尿外科医生说,这份检测报告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用药指导”。

据介绍,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用药变成现实。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不同个体的药物相关基因(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和受体基因)进行检测解读,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资料实施给药方案,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同时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

早在两年前,中大八院药学部就着手开展个体化药学服务。药学部主任李玉珍亲自带队前往开展药物基因检测经验丰富的上海长征医院和湘雅医院进行考察取经。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最后选定了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等特点的寡核苷酸探针诊断为原理的药物基因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患者与药物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的基因型,有效预判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协助临床个体化选择治疗药物、调整剂量及规避严重的药物毒副作用发生。

2018年6月8日,药物基因检测项目正式成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对标“中山医”标准首批通过评审的药学新技术、新项目。随后,药学部又历时半年时间,先后完成药物基因检测设备及配套试剂的招标采购、安装调试。2019 年 1 月 11 日,这项具有标杆意义的检测项目正式上线。

中大八院副院长黄辉教授表示,药物基因检测项目的开展为传统诊疗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标志着从以前的1个药(剂量)适用于大家到哪个药(剂量)适用于你的量体裁衣式的个体化给药方式的转变。这种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用药,代表着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的结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记者 佟艳婷 通讯员 钟芭)


[责任编辑:黄芷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