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健康>聚焦>

又有两家市属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名单

又有两家市属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名单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第二批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名单日前出炉,共有13家医院入选,其中有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深圳特区报2019年1月04日讯    1月2日下午,广东省召开加快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工作会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省)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第二批高水平医院建设和下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第二批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名单日前出炉,共有13家医院入选,其中有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加上去年第一批入选的深圳市人民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截至目前,深圳市共有4家市属公立医院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行列。

去年6月,广东省启动了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这是我省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卫生强省、提升广东医疗卫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强基层、建高地、登高峰”、打造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的重要抓手。

广东省在前期高水平医院建设基础上好中选优,集中力量重点支持若干家医院,通过整合资源、改革创新、内涵发展,争取到2022年广东建成1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和若干个专科类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新增2-3名院士、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6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争取全国百强医院达15家以上。

广东省分两批确定了22家重点建设医院。省财政安排60亿元左右支持重点建设医院,每家医院各投入3亿元左右。省财政安排的建设资金由省财政厅直接拨付至重点建设医院,由重点建设医院自主预算管理及使用,重点用于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原则上不得用于基建。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助、合建等多种途径支持重点建设医院发展。对重点建设医院,广东省将建立以医疗服务质量、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带动基层等核心指标为主的绩效考评体系。2020年开展中期考评,2022年开展整体绩效评价。

省政府也要求重点建设医院所在市政府,要针对重点建设医院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土地、编制、医院周边交通整治等各方面出台具体支持措施,加大支持力度。

据悉,深圳市委市政府已出台《关于实施“鹏城英才计划”的意见》,明确对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建设周期内市财政按规定给予配套资助。

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建成大湾区区域性医疗中心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始建于1979年,1996年创建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深圳市首批两家“三甲”医院之一。

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实验室)6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GCP)12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5个,广东省重点医学专科1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深圳市优势医学重点学科(群)4个,深圳市重点学科14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6个,深圳市工程实验室/公共平台11个,深圳市研究所6个,深圳市医管中心品牌学科9个,深圳市医管中心科技创新平台5个,深圳市公立医院质量控制中心3个,引进“三名工程”团队34个,引进国外“孔雀计划”团队2个。

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后,市二医院表示,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增强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履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时期责任和使命,推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人才”五个领域之国际化发展。到2022年,医院计划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学科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及大湾区区域性医疗中心,综合实力进入华南区前20、全国前100。

此外,医院还将发挥“高水平医院”示范引领作用,将通过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项目推进,积极发挥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示范引领效应;依托医院国际化发展和改革创新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共建工作。

科研创新: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

近年来,市二医院重视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导向明确,科研成果丰硕。近5年来,医院以深圳大学申报,成为深圳市本土人士和深圳大学首个“973”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973项目“合成生物器件干预膀胱癌的基础研究”1项,973子课题1项;863课题3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7项,其中2017年获得19项,连续6年位居深圳各医院之首;省市科研项目636项。同时,医院在医学基础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19篇专业论文,发表SCI论文428篇,并获得一批省、市级科研成果及国家发明专利。

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后,医院将在科研和创新上继续开足马力。

在建一流医学科教平台上,医院将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计划新增1-3个国家级和2-5个省级高水平科研平台;新增1-3个区域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增专科医师培训基地4个,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一流临床医学院及一流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医院科技影响力进入全国前80位。

与此同时,医院将整合医院24个科技创新载体,成为培养临床、转化医学等复合型创新人才基地,成为深圳市乃至国家转化医学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核心基地和共享平台。成立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型医院特色达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标准。成立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基础设施深圳中心,实现临床科研数据标准化与共享,支撑临床基础科研工作。以现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创建为省部共建国家级科研载体。

学科建设:积极推进国际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

在医疗建设方面,未来市二医院将重点投入,力争建设期末,骨科,神经学科等3-5个专科达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水平,5-10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水平,1-3个学科进入全国专科影响力前20名,3-5个专科进入华南区域专科前5;并以创伤中心、卒中中心建设为核心,显著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在发展前沿医疗技术方面,医院将在原有技术体系基础上,积极推进国际前沿技术在临床各专科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居于领先水平的先进技术,发挥其对医学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建设以微创技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介入、腔镜、数字PET-CT、超高端螺旋CT、DSA、放射治疗系统)为核心的技术平台,服务打造技术推动的临床学科群。建设以3D打印、细胞治疗、AI辅助诊断等为核心的技术平台,发展前沿交叉学科,提升临床学科的能力。建设“疾病诊疗+健康管理”信息化医学创新平台,提升代谢性疾病、心血管、肿瘤等重大慢病管理水平。发展患者从疾病预测、预防、治疗到康复及长期护理的诊疗服务能力。

人才建设:构筑医院学科“金字塔”梯队

在聚集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方面,医院将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围绕医院整体发展目标及高水平医院建设目标,做好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工作,做到“人人登峰”,打造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凝聚高水平人才,构筑医院学科“金字塔”梯队,拔高“塔尖”,以吸引高精尖专家、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强壮“塔中”,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夯实“塔底”,做好队伍储备,引进优质博士、硕士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打造出一支在专业技术领域具有高超的学术和专业水平、能够引领学科发展和专业技术方向的专业队伍。

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上,贯彻落实《广东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粤府办〔2018〕1号)文件,率先创建省级现代医院管理示范医院。医院将从符合实际情况的医疗质量安全、人力资源、财务资产、绩效考核、人才培养培训、科研、后勤、信息等管理体系出发,全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将我院打造成为一所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化医院。

市第三人民医院:建成国际上有较高影响力的感染病医院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市属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主要承担深圳市及周边地区、粤港澳传染病重大疫情的防控以及深圳市2000万市民的综合医疗服务。

医院“强专科、大综合”的临床特色,先后建成包括感染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内的15个国家及省市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医院的多学科综合诊疗耐药结核成功率达到68%,为国际先进水平;突发新发传染病救治屡创佳绩,“非典”期间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危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病死率全国最低。同时,医院又是深圳市唯一获得肝、肾移植资质的医院。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6个专科科技影响力排名中,市三院的结核病学排名全国第6位,传染病学排名全国第18位。

院方表示,未来医院将重拳出击三大领域,打造3个一流医学学科:结核病学科、新发突发传染病学科、器官移植学科。力争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结核病学排名第一,新发突发传染病进入前十,器官移植进入国内同行第一方阵,打造国内一流,建成在国际上有较高影响力的感染病医院。

学科建设:发力三大学科建设五大平台

在结核病领域,据悉市三院正在争创国家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目前已完成公示。未来,医院将全力建设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整合集成临床医学研究资源和力量,加强生物医药科技条件能力建设,推动我国结核病诊疗和防控水平发展,通过5年周期建成具有引领、辐射、支撑、覆盖全国的结核病疑难危重症诊治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形成代表中国智慧的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成为前沿技术探索者、临床应用先行者、行业标准制订者。

在感染病领域,将瞄准国际前沿,推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准感染病临床诊疗技术,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感染病联合实验室或省部共建感染病实验室,争创感染病国家医学中心。

在器官移植领域,将从器官移植的重大临床需求出发,探索异种异体器官移植,组织建立、修订、完善我国器官移植诊疗规划、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推进器官移植研究成果的产、学、研转化,争创器官移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使器官移植进入国内第一方阵。

医院将建设5大平台: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际“新发突发感染病研究与交流中心”平台,“一带一路”公共卫生全球联盟;感染病数据共享信息平台,实时监测并及时对感染病输入、传播、流行的风险进行预警;器官移植供体器官评估、功能维护及快速转运一体化中心。

人才建设:吸引国内外顶尖专家培育本土精英

未来,市三院计划通过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建设吸引世界各地顶尖专家,培育或引进临床技术、疫苗研究、体外诊断试剂、新药研发等诊断相关国际化高层次人才。

作为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院将借助南方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等人才孵化平台,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培育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选送优秀人才赴国外知名医院、大学、研究机构进修学习。

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开展团队培养和引进工作。争取引进或培养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杰出人才等。

科研建设:聚焦三大学科创新转化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市三院全力打造的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集预防、临床、教学、人才培训、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为一体,科研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市三院将建设结核临床资源网络及生物资源库,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优势,聚焦结核病、感染病、器官移植三大学科创新转化研究,主动承接一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力争在新药、诊断试剂研制、异种异体器官移植、相关专家共识、指南的制定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着力建设三个国际化高水平医学科技创新及转化平台,显著提升医院优势领域的科技影响力和竞争力。

医院还将以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5项,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打造结核全链条健康产业,推动健康产品、健康管理、健康服务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黄芷苑]